2020年是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提速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党委系列决策部署下,集团公司上下坚持“两手硬、两战赢”,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攻坚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让我们用这“十大记忆”,铭记全体杭钢人奋斗的足迹,进一步激发和汇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攻坚、产业升级攻坚、改革破题攻坚、风险应对攻坚、党建提质攻坚,筑牢“六个杭钢”建设基石,展现“重要窗口”使命担当,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01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杭钢改革发展
▲2020年7月10日 ,省委书记袁家军(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出席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开工活动,并宣布项目开工。
7月10日,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省委书记袁家军(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亲临现场指导,对杭钢转型升级给予充分肯定。在1月9日召开的全省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时任省委书记车俊肯定了杭钢的主题教育工作。6月9日、8月13日,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肯定杭钢发展数字经济的成绩。12月5日,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出席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瓯江口校区正式启用暨办学60周年庆祝大会。2月1日,副省长朱从玖对菲达环保保盈保壳工作作出批示肯定;3月16日,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再次予以肯定。3月10日、5月26日,副省长陈奕君分别视察杭钢紫光环保开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温州杭钢水务有限公司,在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点赞杭钢经验。9月16日,副省长刘小涛到杭钢调研,并于9月25日在省政府研究室呈报的《调查与思考》和10月28日杭钢集团第17期专报中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杭钢转型升级取得的显著成绩。
02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2月17日,杭钢集团向浙医健杭州医院捐赠抗疫医疗防护用品。
面对新冠疫情,集团公司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打好“567”疫情防控组合拳,圆满交出“两手硬、两战赢”的大考答卷。集团公司无感染病例,下属企事业单位全部及时复工复产复学,捐赠款物合计达1258万元,减免小微企业租金约4898.17万元,帮助收运处置医疗机构、隔离点、社区等医废5529吨、65万箱。率先在省部属企事业系统设立疫情防控专项慰问金,慰问职工4000余人,发放慰问金近90万元。杭钢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省委宣传部、省国资委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杭钢‘两战’展现了杭钢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风貌;展现了杭钢党委践行初心,及时决策、科学应对的政治情怀;展现了省文明单位奉献社会、报答人民的风采,为浙江体现精神文明重要窗口做了榜样”。
03“十三五”圆满收官 “十四五”规划高质量编制
▲2020年3月20日,杭钢集团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部署会议。
“十三五”期间,集团公司开启第三次创业新征程,在“四轮驱动、创新高地”总战略的引领下,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建设“六个杭钢”为总路径,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280.2亿元、利润115.36亿元。特别是2020年,生产经营交出亮眼“成绩单”,集团公司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争先创优行动的决策部署,推出赛马机制,开展对标学习等系列活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43.62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利润22.67亿元,同比增长12%,经济效益大幅提升。高水准编制“十四五”规划,以推进杭钢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做大节能环保、做实数字经济、做精钢铁制造、做优贸易流通,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以半山基地、宁波基地为主体的科技赋能高地、产业发展高地、人才聚集高地和开放合作高地。
04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取得双提升
▲2020年10月16日,之江实验室创新发展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杭钢集团与之江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入实施创新强企战略,据初步统计,2020年杭钢集团新获批专利830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64项,国际专利2项;主持或参与编写国家标准5个,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8月,集团公司与之江实验室联合成立“杭钢·之江数字经济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在人工智能、未来教育及数据挖掘分析等数字经济细分产业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11月2日,浙江省环保集团与江苏省环保集团等5家单位发起组建长三角生态环保产业链联盟;12月21日,菲达环保静电除尘器通过全国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复核;12月31日,宁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式启用。全面深化企业改革,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形成3种可复制和推广的改革模式。紫光环保“双百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完成“双百行动”改革任务;省冶金研究院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功能,突出优质资产,整合关联资产,优化内部股权结构,即将进入科创板上市辅导期;省工业设计院谋划混改工作,初步贯通战略投资者引进、职工持股等改革路径。
05节能环保全产业链基本形成
▲2020年9月2日,省环保集团与浙江春晖环保公司举行签约仪式。
加大环保业务市场开拓力度,发展环保全产业链。9月2日,省环保集团成功收购上虞春晖固废处理项目,布局区域危废焚烧处置市场;加强与航天508所合作,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空天地”一体化全域环境监测,承接丽水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助力“美丽浙江”建设。4月30日,紫光环保中标西安高新区地埋式污水处理项目,开拓西北市场版图;加强与省建设厅合作对接,研究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城市管网建设修复四大环保领域痛点问题取得积极进展。在保盈摘帽的基础上,菲达环保“造血”能力和“止血”能力进一步得到强化与巩固。
06数字经济生态培育取得重大进展
▲杭钢半山数字经济小镇产业布局图。
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生态圈,壮大大数据产业链。规划半山基地“一镇两园三区”,形成“4+1”发展架构(“4”即四大平台,包括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平台、信创适配平台〈基地〉、长三角产教融合智慧云平台、大数据联合计算应用平台;“1”即一个支撑,为杭钢·之江数字经济联合创新研究中心)。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中立国”数据安全联合计算平台、长三角产教融合智慧云平台等4个项目列入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标志着杭钢数字经济产业按下“快进键”。
07绿色智慧制造取得新突破
▲2020年10月20日,作为国内首家实现钢渣零排放的钢铁企业,宁钢在全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调研座谈会上介绍经验。
经过两轮“环境提升新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2020年宁钢生产废水、钢渣继续保持零排放,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冶金渣全部综合利用的钢铁企业,废水、固废和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道路,厂区环境提升一期工程建设圆满完成,花园式工厂风貌初现;严格执行国家五部委《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全力以赴推进宁钢超低排放项目、2号高炉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绿色宁钢”建设进入新阶段。
08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2020年3月26日,省委第五巡视组向浙江冶金集团(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坚持党建引领,制定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五强”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唱响做实以“115”为主要内容的“锻钢铸魂”党建品牌,以项目化管理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全年共培育58个党建品牌,遴选出20个党建品牌进行评审发布。高质量推进巡视整改工作,针对省委巡视组反馈的三大类问题,集团公司党委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分解落实并制定100条整改措施,明确问题、任务、责任、时间四张清单,由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挂帅,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做到“具体问题立即整改、突出问题深入整改、面上问题持续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严格按照巡视标准和要求,对7家二级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发现各类问题160余个;推进开展经商办企业专项调查治理工作,分类处理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并制定《规范经营管理人员经商办企业行为若干规定》,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55人次。
09企业影响力日益提升 扶贫攻坚彰显杭钢担当
▲集团公司领导带队深入扶贫消薄结对村调研。
新华社、学习强国、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等40多家媒体持续关注聚焦集团公司转型升级所取得的成效,尤其是浙江日报、浙江在线开设专栏专版,专题报道集团公司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年共有280多篇(次)报道在中央和地方媒体刊发,外宣发稿量创历史新高。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重新梳理企业文化体系,启动杭钢文化展示中心项目建设。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履行国企担当,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通过消费扶贫、产业帮扶、资金帮扶等多种形式,推进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等工作,累计为省内外结对村提供项目扶持资金540余万元,改善了当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选派集团公司中层干部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开展援助。
10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精彩纷呈
▲2020年7月10日,杭钢集团举行第十二届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开幕暨“第三次创业”立功竞赛启动仪式。
10月28日,由集团公司承办的第三届浙江省青工创新创效大赛在“薄板印象”数字文创园落下帷幕,得到省国资委、团省委、省生态环境厅及参赛企业的高度评价。7月10日,集团公司第十二届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开幕暨“第三次创业”立功竞赛启动,组织集团公司层面技术比武10项,基层单位比赛活动109个,共计1043个班组、团队参加,参赛职工达1.2万人次;组织立功竞赛20项,参与职工超7000人次。2020年,集团公司17个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合计创效3000万元、降本1000万元,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发挥积极作用。